top of page

搖櫓去捕魚—施發財先生

【圖文來源|橋仔社區發展協會《橋仔漁業達人》─106年連江縣社區營造計畫成果】


施發財


石頭屋與長煙囪

施發財先生是居住在橋仔村的第三代,祖父輩早年從福建長樂遷徙至此,父親與他都是在石頭屋中出生、成長、結婚、生子;一旁的土角房前斑駁的大灶與長煙囪吐露近一世紀的漁家生活。



搖櫓去捕魚

自幼與父親出海捕魚的施發財先生,經歷戰地政務實施前後不同的捕魚狀態,也從人力搖櫓出海到船上開始有動力馬達的推進。在那個年代,打漁的人都會搖櫓!常常一艘船上要載五六個人,漁汛期,則需要八人以上才足夠,一部份人員負責搖櫓到漁場及控制船的方向,另一部份人員則負責撒網與收網,彼此十足的默契與分工才能帶回滿載的漁貨。


戰地政務管制前還能自由進出海域,每到打鯧魚的季節時,凌晨兩三點就要出海,開半天的船至高登島北面的海域撒網,將近中午時分收網返航,往往回到橋仔碼頭已是夜幕降臨;若是打黃魚則是相反,並且需要兩艘漁船同時在夜間出海,到了漁場以拖網的方式將魚捕獲,歸來時已是隔天清晨,捕魚之人依著時序、潮水、季節,收獲的多與寡恰如其分。



晶瑩剔透的粉紅蝦皮

施發財先生感概的回憶昔日捕蝦皮的日子,初冬之際,橋仔、大坵、高登串起的三角海域時常滿佈井字竹樁,往來漁船絡繹不絕,船隻上放置數個直徑60公分的竹簍,三兩下功夫就盛滿了。打回來的蝦皮先在岸邊沖洗再背回家中烹煮。裝了水的生仔鼎,灶中放入兩把竹叟,就能煮上好一整天,煮好的蝦皮在曝曬場曝曬、烘乾後,展現了它晶瑩剔透的粉紅面容。品質極佳的蝦油與蝦皮就會貿易到日本,往往也會銷往台灣。是橋仔的重要經濟產業。


近年來,蝦皮產量不如以往,從事漁業的人力也不足,唯一欣慰的是還能在冬季見到捕蝦蛄船隻來往港邊。陪伴橋仔近90載的施發財先生,用他的一生網羅漁村的繁華與平靜。

11 次查看0 則留言

最新文章

查看全部

Comentários


bottom of page